close

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悅乎;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。」對於這兩句來自《論語》的名句,香港教育學院中國語言學系系主任施仲謀有其獨到理解。他通過實踐,更深信學《論語》有助提升中文水平,對學生品德情意裨益亦大。

施仲謀認為,學而時習之的時,除了一般理解的時常經常,可不可以解為「適當時機」呢?習除了學習的意思,可否解為實習,實踐呢?至於有朋自遠方來一句,為何不可以解作「近悅遠來」?對照《為政》篇,孔子主張行仁政,從而達至近者悅,遠者來。近來遠悅,會不會比只是朋友由遠方到來更高層次? 「三人行,必有我師焉。」

施仲謀沉浸中國傳統經典三十多年,對《論語》尤有心得,他透露啟蒙於母校金文泰中學,那時的老師讓他愛上中文,入中文大學也專研中文,近十多年則致力於中小學推廣傳統文化教育,又於十七間中學作《論語》教學試驗計劃,講題包括「孔子迷信嗎?」「孔子講賺錢嗎?」他相信,通過《論語》,人們會看到一個教育家的孔子,音樂家的孔子,而不是被神化的孔子。

他相信,多讀《論語》,學生可提升中文水平,與古聖先賢對話,獲得品德情意的薰陶。教院也將透過師訓教育,培育師資去推廣《論語》教育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nglingts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